小米自2011年發布第一臺手機以來,到現在已經是最大的手機品牌之一,份額躍居全球第四,近期已IPO成功,7月9日在香港正式上市,作為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業,發展可謂迅猛。
相比手機,小米進入無線領域要晚一些,2015年才發布第一臺無線路由,和手機、電視一樣,小米路由器屬于小米公司負責的三大核心產品線之一,區別于筆記本等生態鏈企業。生態鏈企業從本質上講只是合作伙伴,并非小米的子公司,而小米路由器像手機一樣,屬于小米自有品牌。
小米目前正依托三大核心業務向智能家居領域深度擴展,作為核心之一,小米路由器發展迅速,2017年以11.9%的份額位居國內第二,僅次于TP-Link,遙遙領先其他智能路由廠商。不過小米進入無線市場時日較短,在技術積累上與傳統廠商尚有差距,部分用戶也反映產品長時間運行時會出現掉線等問題。
作為新進入無線網絡領域的互聯網廠商,小米的全系列產品都是智能路由,從低到高只有小米路由3C/3A/3、小米路由4、小米路由3G和小米路由器HD/Pro,除了小米路由器HD/Pro,其余全是300元以下的入門級產品。小米路由器HD定位最高,采用高通芯片方案,自帶硬盤,可以當成NAS使用,售價1299元;小米路由Pro雖然外觀和HD很像,無線參數也相差無幾,但定位要低一檔,芯片更換為MT7621,并且不能加裝硬盤,只是一個純粹的路由器,價格只有小米路由器HD的一半左右。
小米路由3全系列都是1200Mbps雙頻路由,都采用MTK芯片方案,定位從低到高分為3C/3A/3/3G,其中除3G是全千兆端口,其余三者都是百兆有線端口,除此之外,主要是在內存配置和具體的芯片上有區別,以當前的情況來看,百兆網口路由正在慢慢邊緣化,因此更推薦配置最高的小米路由3G。
值得注意的是,和其他品牌數字越大越高端不同,小米路由4實際定位是要低于小米路由3G的,主要是少了一個USB 3.0接口,內存也只有128MB,是小米路由3G的一半,其余配置幾乎一樣。價格方面,小米路由4則要低50元左右,對于追求性價比的用戶來說,還是可以購買的。
如果有較高的遠程下載需求,還可以選擇小米路由器HD。作為小米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,小米路由器HD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帶硬盤,可以看做是一臺簡易版NAS,更具性價比。相對USB存儲設備共享,大硬盤的優勢顯而易見,通過遠程下載,具備更豐富的共享內容,輕松打造多媒體家庭,不過可用插件較少,而且硬盤更換不是非常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