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7年成立的德國視得樂光學公司,是全球最大軍用望遠鏡制造商。在1989年與世界各大望遠鏡制造商競標中,視得樂獲得了美軍有史以來最大的軍用望遠鏡訂單。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,美軍使用的就是視得樂M-22陸戰之星望遠鏡,在視得樂向美軍提供的72000臺用望遠鏡之中,只有4臺被退回。目前,視得樂已經向世界上67個不同國家的軍事當局提供過合共30多萬臺軍用望遠鏡。
視得樂民用望遠鏡可謂“軍用級別”,準直、抗沖擊、堅固是它的一大特色。例如,在棱鏡和周圍充入彈性硅膠,保證穩定性和減震性能;另外還采用由德國拜爾公司為航天飛機所研制的聚碳酸酯材料Macrolon,無論保羅式棱鏡還是屋脊式棱鏡,都經得起皮卡碾壓的暴力測試。不僅如此,所有型號的防水性較好,有的甚至即使從10米水深處撈起,也能正常使用。
從設計到生產等環節,視得樂望遠鏡必須經過460多項的高精度檢測步驟,以此保證高水準的光學素質。此外,其還是第一家在鏡片上引入納米涂層的雙筒望遠鏡制造商,起到防塵、疏水的作用,方便鏡片的清潔,而海洋系列用到的Diamond Marine涂層技術,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鏡像的清晰度、色彩的對比度,即使在昏暗的環境,觀察物體的輪廓也能清晰可見。
Marine(海洋)是視得樂的中高端系列,有Commander(指揮者)、Navigator Pro兩款,前者偏向專業型,售價在7500到27800元,后者為性能簡化版,價格略微下調,5000到6800元不等。整體而言,該系列的外觀并非常見的瘦長鏡筒設計,而是扁平狀,表面帶有防滑紋,抓握感強,方便收納、攜帶,像Commander Gobal,Navigator Pro 7×50c等型號會配有用于定位的指南針,有種海上巡航員的軍迷風格。在對焦方面,該系列采用中心調焦,如果目標物距離相對固定,使用者只需提前設置對焦距離,做簡單的微調即可,對焦反應迅速。
Jadg(狩獵)系列主打高性能的軍旅風格,其中Nighthunter和LRF 1700表現搶眼,均適合夜晚環境使用。Nighthunter采用鉆石級全多層鍍膜,減少光線的損失,讓透光率大幅提高,免調焦設計更便于用戶快速鎖定觀察對象;而LRF 1700則具備1700米軍工級的激光測距技術,能快而準地鎖定更遠的目標,搭配高解析度的HD鍍膜,為圖像提供足夠的亮度。在選購上,發燒友級別的用戶可選購售價2萬元以上的LRF 1700,而售價6999元到13990元的Nighthunter能滿足望遠鏡愛好者的一般需求。
Outdoor(戶外)系列集結了視得樂大部分的型號,除了Wildlife XP、Observer這類萬元級別高端型號外,像SkyHawk 4.0、Safari Ultrasharp等型號的售價相對親民,1400到6000元的價位可兼顧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。而SkyHawk 4.0更值得購買,其具備FCF快速調焦功能,保羅式棱鏡設計采用BAK4玻璃材質,成像通透明亮,透光率優于BK7材質棱鏡,加上有納米級鍍膜保護,可應對雨天、霧天等惡劣環境。
而陸戰之星(Military Marine)則是視得樂最為暢銷的款式,采用的是傳統的保羅棱鏡,雖然比屋脊式雙筒望遠鏡稍顯笨重,但其有著陸軍望遠鏡的扁狀經典造型,30mm、50mm大口徑設計,搭配軍綠或純黑配色,而且僅售2790到5080元,價格適中,成了不少軍事迷的入坑產品。
總體而言,與定位高端、專業市場的三大品牌施華洛世奇、蔡司、徠卡不同,視得樂主打性價比,動輒上萬元的產品型號較少,僅有Commander(指揮者)Global 7×50c、LRF 1700、Observer等寥寥幾款,主要面向大眾市場,5000元以下的中低端機型較多,偏重于綜合性能,適合預算有限或初入門的玩家。另外,視得樂在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官方旗艦店,除了Commander 7x50 LRF等個別產品外,上架的系列型號基本與官網相符,國內購買相當便捷。
需要注意的是,視得樂號稱是全球唯一能提供自動對焦望遠鏡的品牌,其實,這更多是品牌宣傳的一個商業噱頭。其望遠鏡產品能在20米到無窮遠范圍內,觀測目標物不需對焦,得益于大景深的鏡頭特點,并非真正意義上類似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