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北京西北的頤和園,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,其前身為清漪園,并與圓明園相連。頤和園是江南風格的山水園林,經歷多次破壞和修復,如今是國家5A級景區,也是現存最大,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皇家園林。
頤和園占地近300公頃,園內布局大體可分為行政區、生活區和游覽區三個部分,游覽風格也多種多樣。頤和園的景點主要集中在北部,從北宮門和東宮門入園都是比較理想的選擇。如果從北宮門進,向南游覽經過蘇州街、四大部洲、佛香閣、排云殿、長廊到達石舫,再乘船至南湖,經過十七孔橋和銅牛來到昆明湖東堤,然后向北走則可以游覽文昌院、玉瀾堂、仁壽殿等,再從東宮門出,這樣就可以在三個小時左右游覽到大部分重要景點。
如果從北宮門進入頤和園,蘇州街就是第一站。蘇州街是乾隆皇帝模擬江南民間的商業水街所建。蘇州街全長三百余米,夾岸兩側共有64間鋪面,商店品類涵蓋各行各業,此外還有14座牌坊,8座小橋。在古代則由太監和宮女扮演掌柜和伙計,以便讓皇帝和妃嬪們體會民間的逛街和購物之樂。現在進入蘇州街需要另收10元門票,商店主要售賣的多為紀念品,但無非是景點常見的商品,沒有太多值得購買的,蘇州街在旺季會有一些活動和表演,但在冬季則缺乏生氣,只要站在橋上就可以看見蘇州街全貌,因此可以酌情選擇是否進入。
萬壽山是頤和園的主體景點,經人為修建使之左右對稱。山腳下的排云門、排云殿、佛香閣到山頂的智慧海成為了一條劃分萬壽山左右兩側的中軸線。在萬壽山南部山腳有一條長廊,是頤和園內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。這條頤和園長廊從東側的邀月門到西側的石丈亭,全長728米,共計273間廊間,沿路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、寄瀾、秋水、清遙四座重檐攢尖亭。這條長廊的特別之處在于廊間每根坊梁上都有取材自中國傳統山水、花鳥、古典名著和經典傳說,這里一共有超過14000幅彩畫,每一幅彩畫都色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,引得許多游客在此間休憩,游覽,是頤和園內人氣最高的景點之一。因為其長度和彩畫的豐富度,頤和園長廊在1990年就被收入《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》了。此外,昆明湖也是頤和園內不得不提的景點。昆明湖占據了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,園內大部分景點都沿湖而建。昆明湖風景優美,視野開闊,春季在此游船尤為愜意。值得一提的是,頤和園本身就是江南風格的山水園林,而昆明湖在明朝時恰有“西湖”之稱,這也正與其建造藍本杭州西湖同名。除此之外,長達150米的的十七孔橋、晚清時用來理政的仁壽殿都看點十足。
頤和園在旺季的門票為30元,游覽時間大約在3-5個小時左右,如果時間充裕,可以到順便游覽附近的圓明園遺址。
票價:
門票:旺季30元,淡季20元
聯票(包括文昌院、 德和園、佛香閣和蘇州街):旺季60元,淡季50元
開放時間:
4.1-10.31(旺季):大門開放時間 6:30-20:00,(18:00停止售票)
11.1-3.31 (淡季):大門開放時間 7:00-19:00,(17:00停止售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