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創始人瑪麗·格勞舒茲是法國宮廷內藝術助教,早在18世紀就曾創作伏爾泰、盧梭、本杰明·富蘭克林和諸多貴族名流的蠟像。1795年瑪麗·格勞舒茲跟隨夫姓,“杜莎夫人”館最終誕生于英國,并一舉成為全球最著名的蠟像館。2006年,大陸首座分館落戶上海,滬上再添拍照圣地。
除自帶拍照圣地光環,蠟像也能帶來猛然間邂逅名人的快感。杜莎夫人通常會在展館門口擺放名人蠟像,以求引起誤會。上海分館的迎賓員是“成龍”,雖然著裝、場景略顯刻意,但足以引起轟動,駐足觀察者不在少數,若不留心,杜莎夫人的工藝確能以假亂真。
在蠟像館內,你可與貝克漢姆夫婦、皮特夫婦(現已不是夫婦)邂逅,又可目睹劉嘉玲等港星“真容”。孫儷、吳奇隆、胡歌等人的造型均遵從知名影視劇形象,很難說清屬于真實的影視藝人,還是虛構的人物形象。漫威英雄和冰川時代的人物形象則更為有趣。除此之外,館內也不乏體育明星、政治名人、科學巨匠。
這些蠟像分區而立,細分為一線人物、歷史人物、領袖人物、突出貢獻人物、音樂人物、體育人物、中國元素、電視人物、動漫人物共10個分區。蠟像形象逼真,多數人物的表情能夠代表其“本色”性格特征。此外,各蠟像的場景氛圍也很考究,便于游客拍照時設計更合理的姿態。
截至2018年,大陸已有4家杜莎分館,上海館已不如十年前火爆,不過節假日時依然難免摩肩接踵。線上購票可享優惠,不過不售當日門票。